攀西商界網報道(四川省扶貧基金會 供稿)7月13日至15日,“攀枝花市三峽燭光行動支教志愿者研學拓展活動”在云南大理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四川省扶貧基金會、攀枝花市仁和區相關單位及三峽集團幫扶項目學校共同組織,旨在通過文化浸潤與研學賦能,進一步提升支教志愿者綜合素養,凝聚教育幫扶力量,深化“三峽燭光行動計劃”內涵。
來自攀枝花市三峽燭光行動項目的支教志愿者們,深入大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開展了一場以文化尋根與教育啟迪為主題的研學之旅。在為期三天的行程中,志愿者們沉浸式體驗了大理豐富的文化底蘊及其與教育實踐的融合創新。
活動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志愿者們通過參觀大理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和生物科學館,深刻感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畫卷。館內獨具特色的地質與動植物標本,為項目學校的教師們提供了生動的教學資源與啟發。非遺文化體驗成為亮點,白族民居彩繪的線條韻律之美、扎染工藝的藍白意境之妙,激發了志愿者們的創作靈感。他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積極研討如何優化“民族手工藝進課堂”方案,推動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更好地傳承優秀民族文化。行程中,別開生面的“車廂課堂”圍繞“感恩”主題展開熱烈討論,志愿者們動情表示:“三峽燭光用愛心滋養教育,每一縷光亮都在傳遞希望,我們感恩遇見,更感責任重大。”
此次大理研學,是三峽集團持續賦能攀枝花教育事業、深化教育幫扶的又一重要舉措。回顧過去五年,三峽集團以高度的責任擔當(“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與“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攀枝花教育注入了從“輸血”到“造血”的深層動能:
教師成長:累計153名支教志愿者帶來先進理念與教學方法,助力鄉村教師在互學互鑒中突破認知邊界,成長為扎根攀西的教育中堅力量。
學生發展:通過設立“勵志班”托舉夢想、“助學計劃”保駕護航、“班班通”賦能教學,讓大山里的孩子不僅能開闊視野,更敢于暢想“走出大山、回報家鄉”的未來。
學校提升:投入資金超過860萬元,用于學校硬件升級與課程革新,使課堂煥發新活力,讓校園真正成為孕育夢想的沃土。這份持續的教育投入,正悄然改變著區域發展的基因,營造了“逐夢有依”的良好氛圍。
從金沙江畔的幫扶足跡,到大理古城的研學身影,三峽集團始終以央企擔當,踐行“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的使命。每一位三峽燭光支教志愿者,都承載著這份溫暖與力量,在攀枝花的山鄉校園里續寫著教育新篇。他們將以此次研學的收獲為新的起點,以更堅定的腳步深耕課堂,以更開闊的視野培育新人,讓教育的燭光在文化傳承中愈發明亮,照亮更多攀西學子的成長之路,讓三峽集團的深情厚誼在代代學子心中延續,在教育共富的實踐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攀西商界網報道(四川省扶貧基金會 供稿)7月13日至15日,“攀枝花市三峽燭光行動支教志愿者研學拓展活動”在云南大理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四川省扶貧基金會、攀枝花市仁和區相關單位及三峽集團幫扶項目學校共同組織,旨在通過文化浸潤與研學賦能,進一步提升支教志愿者綜合素養,凝聚教育幫扶力量,深化“三峽燭光行動計劃”內涵。
來自攀枝花市三峽燭光行動項目的支教志愿者們,深入大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開展了一場以文化尋根與教育啟迪為主題的研學之旅。在為期三天的行程中,志愿者們沉浸式體驗了大理豐富的文化底蘊及其與教育實踐的融合創新。
活動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志愿者們通過參觀大理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和生物科學館,深刻感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畫卷。館內獨具特色的地質與動植物標本,為項目學校的教師們提供了生動的教學資源與啟發。非遺文化體驗成為亮點,白族民居彩繪的線條韻律之美、扎染工藝的藍白意境之妙,激發了志愿者們的創作靈感。他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積極研討如何優化“民族手工藝進課堂”方案,推動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更好地傳承優秀民族文化。行程中,別開生面的“車廂課堂”圍繞“感恩”主題展開熱烈討論,志愿者們動情表示:“三峽燭光用愛心滋養教育,每一縷光亮都在傳遞希望,我們感恩遇見,更感責任重大。”
此次大理研學,是三峽集團持續賦能攀枝花教育事業、深化教育幫扶的又一重要舉措。回顧過去五年,三峽集團以高度的責任擔當(“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與“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攀枝花教育注入了從“輸血”到“造血”的深層動能:
教師成長:累計153名支教志愿者帶來先進理念與教學方法,助力鄉村教師在互學互鑒中突破認知邊界,成長為扎根攀西的教育中堅力量。
學生發展:通過設立“勵志班”托舉夢想、“助學計劃”保駕護航、“班班通”賦能教學,讓大山里的孩子不僅能開闊視野,更敢于暢想“走出大山、回報家鄉”的未來。
學校提升:投入資金超過860萬元,用于學校硬件升級與課程革新,使課堂煥發新活力,讓校園真正成為孕育夢想的沃土。這份持續的教育投入,正悄然改變著區域發展的基因,營造了“逐夢有依”的良好氛圍。
從金沙江畔的幫扶足跡,到大理古城的研學身影,三峽集團始終以央企擔當,踐行“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的使命。每一位三峽燭光支教志愿者,都承載著這份溫暖與力量,在攀枝花的山鄉校園里續寫著教育新篇。他們將以此次研學的收獲為新的起點,以更堅定的腳步深耕課堂,以更開闊的視野培育新人,讓教育的燭光在文化傳承中愈發明亮,照亮更多攀西學子的成長之路,讓三峽集團的深情厚誼在代代學子心中延續,在教育共富的實踐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審核:熊毅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