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運輸環節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冬季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近期國內外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如何?
關于冬季新冠疫情,近期公布的這些消息值得特別關注!
1、國家衛健委:冬季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國家衛健委多次組織專家對冬季疫情形勢進行了研判,專家認為,在目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大,冬季將處于疫情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同時冬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我國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不能放松。
2、進口冷鏈食品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3、張文宏:“新常態”下的“動態清零策略”
張文宏近日表示,11月10日中午,上海臨床救治專家組集體會診了上海本土病例,病情不重,但這個病例引起了各界關注。
當前,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沒有本土病例。但這不是我們停止與世界交流的理由。新常態的疫情防控就是要繼續維持一定程度國際間貨物與人員交流的今天,管控好輸入風險,特別是對于偶發病例的風險管控,是保障未來一年乃至兩年我們新常態生活的保障。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今天,除非中國停止與外界交流,否則時刻會有物流和人員交流中帶來輸入病例的風險。面臨輸入風險,必須始終保持和加強發熱門診的監測與檢測能力,做好對病例的最快發現;同時要始終保持強大快速的病例追蹤能力。
這種策略,就是“新常態”下的“動態清零策略”。希望大家能夠越來越習慣當前的抗疫策略,不要因為出現偶發的病例,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4、北京疾控中心:無必要勿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6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當前國外新冠疫情仍處于高發態勢,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時有發生,天津、上海等地相繼報告出現本地確診病例。
再次提醒市民朋友,要繼續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如無十分必要,建議不要前往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及出差。
5、國家衛健委:派出專家組指導津滬等地
11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突發疫情應對處置指導。全面總結武漢保衛戰和黑龍江、吉林、北京、大連、烏魯木齊等地局部聚集性疫情處置經驗,制定《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處置指南》《不同場景不同情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對實操指南》。
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協調核酸檢測和重癥救治等力量,指導協助新疆喀什做好疫情處置工作,指導天津、上海等地區做好病例流調溯源和疫情處置工作。
6、全國中高風險地區有9個
截至2020年11月12日12:00,我國境內共有9個新冠疫情中高風險地區:
高風險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托克扎克鎮、吾庫薩克鎮、薩依巴格鄉。
中風險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附縣塔什米力克鄉、阿其克鄉、烏帕爾鄉、布拉克蘇鄉、伯什克然木鄉、色滿鄉、鐵日木鄉、浩罕鄉、蘭干鄉、英吾斯塘鄉、荒地鄉、阿克喀什鄉、阿瓦提鄉、木什鄉、帕哈太克里鄉;
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街道、中新漁港冷鏈物流區A區和B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祝橋鎮營前村。
據國務院消息,截至目前,境外仍全部為高風險地區。
7、新研究稱美國一名無癥狀新冠患者70天后仍有傳染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道,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的一項新病例研究顯示,美國一名71歲的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在長達70天的時間內釋放出呼吸道病毒感染顆粒,這名患者同時患有白血病,免疫功能低下。
根據這項研究,該患者在確診70天后繼續釋放出能導致新冠肺炎的SARS-CoV-2病毒感染顆粒。在初步診斷100多天后,該患者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仍呈陽性,這表明她的身體內仍然含有來自新冠病毒的微量遺傳物質。
8、調查稱新冠確診患者更容易焦慮
一項針對美國新冠確診患者的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五分之一 COVID-19 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人在確診三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
這項由牛津大學主導的研究表明,和其他疾病患者相比,COVID-19 康復的患者的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和失眠等癥狀,是其他疾病患者的兩倍。
9、 輝瑞稱疫苗有效率達90%,專家:有效性不能等于安全性
美國制藥巨頭輝瑞當地時間9日宣布,初步數據顯示,輝瑞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10日接受采訪時表示,通俗講,有效性是藥物治療疾病發揮的效能。有效性不能等于安全性,安全性指疫苗是否會產生毒性,也就是說注射疫苗后會不會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10、新模型揭示:餐館是感染新冠“熱點”場所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餐館、咖啡館和健身房等人群聚集的地區通常會出現病毒暴發。
現在,利用手機數據繪制的人群活動地圖表明,美國城市中大多數新冠感染可能都與這些場所相關。這一11月10日發表于《自然》的新模型,同時發現減少場館占用率可顯著降低感染人數。
11、中國疾控中心啟動新冠疫苗接種意愿調查
11月9日,中國疾控中心公開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意愿第二輪公眾調查問卷。
此次調查內容中,除了有性別、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情況等基本信息外,還包括公眾是否患有某種基礎性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以及近3個月內是否有因公、因私出國工作或學習的計劃。同時,調查中還涉及到了公眾對新冠肺炎和疫苗的看法。
新聞多一點
12、全國停售,緊急召回18批次藥品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了關于1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不符合規定藥品名單↓↓↓
13、北京將開設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11月5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今年年底前,北京所有醫療機構將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包括北京二級以上醫院開設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工人日報記者 姬薇)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運輸環節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冬季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近期國內外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如何?
關于冬季新冠疫情,近期公布的這些消息值得特別關注!
1、國家衛健委:冬季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國家衛健委多次組織專家對冬季疫情形勢進行了研判,專家認為,在目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大,冬季將處于疫情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同時冬季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我國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不能放松。
2、進口冷鏈食品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3、張文宏:“新常態”下的“動態清零策略”
張文宏近日表示,11月10日中午,上海臨床救治專家組集體會診了上海本土病例,病情不重,但這個病例引起了各界關注。
當前,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沒有本土病例。但這不是我們停止與世界交流的理由。新常態的疫情防控就是要繼續維持一定程度國際間貨物與人員交流的今天,管控好輸入風險,特別是對于偶發病例的風險管控,是保障未來一年乃至兩年我們新常態生活的保障。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今天,除非中國停止與外界交流,否則時刻會有物流和人員交流中帶來輸入病例的風險。面臨輸入風險,必須始終保持和加強發熱門診的監測與檢測能力,做好對病例的最快發現;同時要始終保持強大快速的病例追蹤能力。
這種策略,就是“新常態”下的“動態清零策略”。希望大家能夠越來越習慣當前的抗疫策略,不要因為出現偶發的病例,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4、北京疾控中心:無必要勿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6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當前國外新冠疫情仍處于高發態勢,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時有發生,天津、上海等地相繼報告出現本地確診病例。
再次提醒市民朋友,要繼續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如無十分必要,建議不要前往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及出差。
5、國家衛健委:派出專家組指導津滬等地
11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突發疫情應對處置指導。全面總結武漢保衛戰和黑龍江、吉林、北京、大連、烏魯木齊等地局部聚集性疫情處置經驗,制定《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處置指南》《不同場景不同情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對實操指南》。
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協調核酸檢測和重癥救治等力量,指導協助新疆喀什做好疫情處置工作,指導天津、上海等地區做好病例流調溯源和疫情處置工作。
6、全國中高風險地區有9個
截至2020年11月12日12:00,我國境內共有9個新冠疫情中高風險地區:
高風險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托克扎克鎮、吾庫薩克鎮、薩依巴格鄉。
中風險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疏附縣塔什米力克鄉、阿其克鄉、烏帕爾鄉、布拉克蘇鄉、伯什克然木鄉、色滿鄉、鐵日木鄉、浩罕鄉、蘭干鄉、英吾斯塘鄉、荒地鄉、阿克喀什鄉、阿瓦提鄉、木什鄉、帕哈太克里鄉;
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街道、中新漁港冷鏈物流區A區和B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祝橋鎮營前村。
據國務院消息,截至目前,境外仍全部為高風險地區。
7、新研究稱美國一名無癥狀新冠患者70天后仍有傳染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道,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的一項新病例研究顯示,美國一名71歲的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在長達70天的時間內釋放出呼吸道病毒感染顆粒,這名患者同時患有白血病,免疫功能低下。
根據這項研究,該患者在確診70天后繼續釋放出能導致新冠肺炎的SARS-CoV-2病毒感染顆粒。在初步診斷100多天后,該患者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仍呈陽性,這表明她的身體內仍然含有來自新冠病毒的微量遺傳物質。
8、調查稱新冠確診患者更容易焦慮
一項針對美國新冠確診患者的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五分之一 COVID-19 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人在確診三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
這項由牛津大學主導的研究表明,和其他疾病患者相比,COVID-19 康復的患者的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和失眠等癥狀,是其他疾病患者的兩倍。
9、 輝瑞稱疫苗有效率達90%,專家:有效性不能等于安全性
美國制藥巨頭輝瑞當地時間9日宣布,初步數據顯示,輝瑞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10日接受采訪時表示,通俗講,有效性是藥物治療疾病發揮的效能。有效性不能等于安全性,安全性指疫苗是否會產生毒性,也就是說注射疫苗后會不會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10、新模型揭示:餐館是感染新冠“熱點”場所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餐館、咖啡館和健身房等人群聚集的地區通常會出現病毒暴發。
現在,利用手機數據繪制的人群活動地圖表明,美國城市中大多數新冠感染可能都與這些場所相關。這一11月10日發表于《自然》的新模型,同時發現減少場館占用率可顯著降低感染人數。
11、中國疾控中心啟動新冠疫苗接種意愿調查
11月9日,中國疾控中心公開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意愿第二輪公眾調查問卷。
此次調查內容中,除了有性別、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情況等基本信息外,還包括公眾是否患有某種基礎性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以及近3個月內是否有因公、因私出國工作或學習的計劃。同時,調查中還涉及到了公眾對新冠肺炎和疫苗的看法。
新聞多一點
12、全國停售,緊急召回18批次藥品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了關于18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不符合規定藥品名單↓↓↓
13、北京將開設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11月5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今年年底前,北京所有醫療機構將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包括北京二級以上醫院開設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工人日報記者 姬薇)
編輯:攀西商界網新聞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