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一群身著解放軍65式服裝的人員陸續聚集在攀枝花南山賓館,一會列隊,一會唱歌,引來不少人的猜疑,以為是要搞什么演出在進行排練,但看他們行動整齊,軍容軍紀嚴明,有指揮員、安全員、文藝員等,又不像是普通演出排練,再一看他們打出的軍旗,才知道這是一群云南省軍區獨立師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攀枝花籍部分退伍老兵,他們自發、自費準備前往云南麻栗坡參加“4.28老山收復32周年”紀念活動。
說起這次反擊戰,很多人都已經淡忘了,只是有人唱起了《望星空》、《血染的風采》、《再見吧,媽媽》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才讓人重新想起。同時,由于近20年沒有什么相關的影視作品問世,使現在很多青年人對此知曉很少,甚至根本不知道,但在這些老兵心中卻是永遠抹不去的痛,抹不去的情和他們心中永遠都記憶猶新的戰斗、戰友!
常言道:18年又是一條好漢。從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到現在,已經37年,是兩代好漢的周期,這些老兵想念戰友,想又去看看曾經浴血奮戰過的地方。為了搞好這次活動,老兵們提前在南山賓館集中進行隊列訓練和唱歌排練。
老兵們在粘貼車標
出發前進行軍容整理
軍嫂為老兵縫補軍衣
說起戰友,老兵石正輝總是淚流不斷.
老兵的步伐依然矯健
出發前部分人員在南山賓館合影
26日早上8點,隊伍出發前往云南省文山州,共計19臺車,89人,其中老兵76人、家屬8人、攝影師和攝像師5人,在車隊行進途中遇到華坪、麗江、昆明參加祭奠活動的部分老兵也加入進來,一同前往文山。經過700多公里的長途行車,晚上平安到達文山,老兵們的戰友和首長已經期待多時,見面后彼此非常激動和高興。
27日早上7:30,老兵們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園開展祭奠活動。
車隊到達麻栗坡,馬上列隊,整理軍容,很快就引起了參加祭奠人員的注意,紛紛打聽這是哪里來的老兵,攝影師、攝像師也忙碌起來。
在老山紀念館前合影留念
整隊進入麻栗坡烈士陵園
老兵們首先參觀了老山紀念館,然后向烈士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宣讀祭文,為烈士墓獻鮮花
列隊歡迎其他地方老兵
整理挽聯
向烈士默哀
向英雄敬禮
集合完畢
宣讀祭文
當大家站在烈士墓碑前,對戰友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大家控制了幾天的感情也由此爆發出來,不少人包含眼淚,也有人偷偷在擦拭眼淚,此情此景,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或許有人還會認為他們是在做秀,當一切都錯了,這些老兵所流露出的情感是真誠,是發自內心最淳樸的,這時的心中沒有了人世間的一切,只有對戰友的深切懷念。
搞完了祭奠活動,已經是下午3點,大家才發現還沒有吃午飯。由于麻栗坡住宿條件有限,大家只好返回文山修整。
28日是公祭日,由于各地來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多,為了保證攀枝花老兵的正常參加,早上4點大家就起床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園,到達時還不到六點,天才有的微微發亮。
天色微亮就有人來祭奠英雄
9點,祭奠活動正式開始,當年的戰斗英雄史玉柱、安忠文(攀枝花籍)也應邀出席了祭奠活動。
祭奠活動主會場
參加祭奠活動的其他老兵
參加祭奠活動的四川老兵
向烈士敬禮
烈士陵園的守衛者
勝利的背后
祭奠活動結束,老兵們馬上驅車來到老山腳下的天寶鎮。在這里,老兵顏靜波、馬輝、劉忠杰打聽到自己當年駐防貓貓跳所在位置,馬上驅車前往。來到貓貓跳,顏靜波掏出了一張黑白照片,這是當年他與馬輝的一張合影,他們按照當年的拍照位置再次站在了那里,攝影師抓住機會按下了快門,當快門聲音想過,他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彼此扶肩而泣,各種情感全部交織在一起,劉忠杰也被他們感染,“及時”加入了他們哭泣的行業。老兵,你們是新一代最可愛的人!隨后,他們看了當年的營房和貓耳洞,大家都感嘆當年的艱難和不容易。
昔日的新兵蛋子
那就是我們原來的陣地
男兒有淚不輕彈
29日,老兵們來到了此次活動的最后一站——老山。
老山及其周圍的山峰不是很高,但都十分的陡峭,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同時灌木林多,行走十分困難。
老山是云南麻栗坡縣內第一高峰,主峰1422.2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老山面向越南的方向坡度平緩,而面向我方的一面坡度很大,空手攀登都很困難,這對于我軍日后收復老山的作戰影響很大)。占領它就能控制周圍十幾個大小山頭,觀察20千米內的雙方活動。老山地區也控制著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線,自古即為戰略要地。
1979年初的自衛反擊作戰及以后的一段時間,老山主峰及其附近重要的制高點,本來都在我軍控制之下。1979年自衛還擊作戰后,不知什么原因放棄了。越軍一見有機可乘,迅速派兵搶占了老山地區的重要高地,而且一占就是五年多,并在那里修建了大量的永久、半永久工事,配備了強大兵力和火器,并不斷向我境內的農場、村鎮學校工廠(他們甚至將我境內的人員和房屋當做實彈打靶的訓練目標)開槍開炮。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235人,迫使大批邊民內遷,致使31793畝土地無法耕種,數十萬畝橡膠無法收割,52所學校被迫停課。邊疆各族人民強烈要求我軍嚴懲侵略者,保衛領土和邊疆各民族群眾生命安全。
現在老山都還立有不少的雷區禁止進入標志。
來到老山主峰,老兵們一下活躍起來,時而奔跑在當年的戰壕中,時而躲進貓耳洞,完全忘記了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創傷,彼此回憶著當時的情景,講述著他們當年的軼事。
最后老兵們來到一級戰斗英雄張大權塑像下面,唱起了《戰友之歌》等軍旅歌曲,老兵石正輝唱起了《麻栗坡的雨》,老兵們的活動感染了前來老山參觀的老兵,紛紛加入到歌唱行業,并非常羨慕攀枝花的老兵把祭奠活動組織得那么好,有的甚至要求留下電話,下次活動時也加入到攀枝花隊伍中來。
部分參加人員在老山主峰合影留念
嘹亮軍歌祭英烈
重返老山前線
再現當年勝利的喜悅
這次祭奠活動得到了攀枝花市民政局及其所屬優撫科和辦公室、攀枝花市網絡攝影協會、攀枝花市愛心捐助協會的大力支持。同時,還要說的是麻栗坡縣民政局的和志愿者,他們為來參加祭奠活動的老兵及家屬免費提供礦泉水、水果、雞蛋、稀飯等,后勤工作做得非常好。
攝像師利用晚上休息時間為老兵錄制視頻
麻栗坡縣民政局工作人員為老兵發放水果、面包
麻栗坡縣志愿者自費為老兵提供稀飯
下面再講講一路上聽到的老山前線戰斗故事:
1.某部6連突擊排就向662.6高地發起沖擊,但很快被雷場擋住了。工兵班剛配備的734式火箭掃雷器在地面或山丘上很好用,但在雜草叢生、長滿灌木竹子的地形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這時,擔任突擊班6班長的馬保衛站了起來,向雷場滾去!接著副班長田德亮也向雷場滾去,6班的戰士一個接一個向雷場滾去,雷場開通了,但6班最后只剩下了兩個人!7位勇士的血肉軀體鋪在了沖向662.6高地主峰的50米路上。突擊排一躍而起,9分鐘就攻克了位置極為重要的老山左側的662.6高地。斬斷了盤據老山之敵的一條“胳膊”!
2.八里河東山被稱為“八十年代的上甘嶺”,主峰海拔1175.4米,單程背水要走9千米,再攀1045級臺階上到峰頂,又向下走2500米,才能見到溪水。據一線連隊統計,分隊供水最好時1人1天1斤(500毫升)水,這點水不能漱口,幾個人合在一起用來煮面條剛夠吃一頓的。有時有的陣地3人一天才能分到一斤水!這還是在陣地比較“太平”時,如果打起來,這點水也沒有!你別忘了白天陣地上的溫度可達到40度。送不上水來就接雨水。老山地區不分春夏秋冬,只有旱、雨兩季,但有時雨季也不下雨,偶爾下雨接點水,戰士們都不舍得喝,都臭了,但還是只喝一小口,潤潤嘴唇,不喝水,甭說小便,連大便也要一個禮拜才解一次,肛門口火辣辣地疼,便出的屎都硬得象小石子,發黑,還帶著血!
3.四川籍戰斗英雄潘相安,在收復老山東南側高地戰斗中,踩響一顆壓發雷,左小腿被炸斷,仍堅持戰斗向前滾進,右腿又絆響地雷,第二次身負重傷。他以驚人的毅力向前又爬行了20多米,身后留下了一道鮮紅的血路,打開了之路。他爬到敵人第一道戰壕前,血快流完,他端起槍對準敵人打出了最后兩個點射,敵人發現身邊有槍聲,慌忙用槍口對準了他。這時突擊排趁機一躍而起,在連隊火力掩護下沖上去取得了勝利。潘相安在送往后方醫院途中光榮犧牲,昆明軍區授予他“戰斗英雄”稱號。
4.攀枝花籍“戰斗英雄——安忠文”
1984年4月30日清晨,攻擊時間一到,者陰山方向立刻彈雨紛飛,火光閃爍,炮聲隆隆,地動山搖,敵人苦心經營的工事、塹壕、蓋溝、暗堡頓時被炸得七零八落。炮火急襲40分鐘后,擔任主攻的九十三團二連向10號高地發起沖擊。10號高地是者陰山的最高峰,站在山頂可以觀察我縱深七八公里的全部情況,居高臨下能夠控制中越國境線10多公里的交通要道。敵人有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在山頭扼守,加上連日陰雨連綿,陡坡上滑得站不住人,濃霧籠罩著整個陣地,能見度僅有5米,為我主攻連隊攻占高地造成了很大困難。
九十二團五連向12號高地發起攻擊。三排負責排雷開道。當沖在最前面的排長張家正和九班長安忠文剛進入布設了混合雷場的開闊地時,就踩響了地雷,雙雙倒在地上。身高僅1.55米,體重90斤的安忠文右腳掌被炸斷,鮮血直流,臉部被強烈的沖擊波夾帶的焦土灼傷,兩眼被灼瞎。戰友要上前為他包扎,他怕戰友再觸雷,就堅決不讓靠近。這時,高地上的各種敵火器吼叫著,我主攻分隊很快就要發起沖鋒。安忠文想,若再調工兵或送排雷器材上來,已經來不及了。于是,他竭盡全力,強忍疼痛,橫著身子向雷場滾去。剛滾出五六米遠,幾塊彈片飛來擊中了他的頭部和右手掌。他在暈眩中繼續滾進。連環雷爆炸了,他仍在頑強地向前滾進。一直滾進了13米,安忠文用身體引爆了一枚枚地雷,打開了通路,自己卻昏倒在血泊中。
戰友們踏著安忠文滾出的13米血路,向高地奮勇沖去。在助攻方向擔任主攻的九十三團九連,奮勇向10號高地與12號高地之間的4個小高地發起沖擊。他們只用1個多小時,就連續攻占了3個高地。
戰后,中央軍委授予安忠文“戰斗英雄”稱號
感人的故事太多,只要你有機會走到麻栗坡,走到老山,你就會聽到無數的英雄故事,去吧……
英烈們,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你的戰友永遠懷念你!
所有英烈和老兵們,你們是新一代最可愛的人,向你們致敬!
撰文:趙鷗 攝影:趙鷗 李永弟 譚文軍 呂賢瓊 攀枝花市網絡攝影協會 攀枝花藝術在線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2016年4月25日一群身著解放軍65式服裝的人員陸續聚集在攀枝花南山賓館,一會列隊,一會唱歌,引來不少人的猜疑,以為是要搞什么演出在進行排練,但看他們行動整齊,軍容軍紀嚴明,有指揮員、安全員、文藝員等,又不像是普通演出排練,再一看他們打出的軍旗,才知道這是一群云南省軍區獨立師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攀枝花籍部分退伍老兵,他們自發、自費準備前往云南麻栗坡參加“4.28老山收復32周年”紀念活動。
說起這次反擊戰,很多人都已經淡忘了,只是有人唱起了《望星空》、《血染的風采》、《再見吧,媽媽》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才讓人重新想起。同時,由于近20年沒有什么相關的影視作品問世,使現在很多青年人對此知曉很少,甚至根本不知道,但在這些老兵心中卻是永遠抹不去的痛,抹不去的情和他們心中永遠都記憶猶新的戰斗、戰友!
常言道:18年又是一條好漢。從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到現在,已經37年,是兩代好漢的周期,這些老兵想念戰友,想又去看看曾經浴血奮戰過的地方。為了搞好這次活動,老兵們提前在南山賓館集中進行隊列訓練和唱歌排練。
老兵們在粘貼車標
出發前進行軍容整理
軍嫂為老兵縫補軍衣
說起戰友,老兵石正輝總是淚流不斷.
老兵的步伐依然矯健
出發前部分人員在南山賓館合影
26日早上8點,隊伍出發前往云南省文山州,共計19臺車,89人,其中老兵76人、家屬8人、攝影師和攝像師5人,在車隊行進途中遇到華坪、麗江、昆明參加祭奠活動的部分老兵也加入進來,一同前往文山。經過700多公里的長途行車,晚上平安到達文山,老兵們的戰友和首長已經期待多時,見面后彼此非常激動和高興。
27日早上7:30,老兵們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園開展祭奠活動。
車隊到達麻栗坡,馬上列隊,整理軍容,很快就引起了參加祭奠人員的注意,紛紛打聽這是哪里來的老兵,攝影師、攝像師也忙碌起來。
在老山紀念館前合影留念
整隊進入麻栗坡烈士陵園
老兵們首先參觀了老山紀念館,然后向烈士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宣讀祭文,為烈士墓獻鮮花
列隊歡迎其他地方老兵
整理挽聯
向烈士默哀
向英雄敬禮
集合完畢
宣讀祭文
當大家站在烈士墓碑前,對戰友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大家控制了幾天的感情也由此爆發出來,不少人包含眼淚,也有人偷偷在擦拭眼淚,此情此景,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或許有人還會認為他們是在做秀,當一切都錯了,這些老兵所流露出的情感是真誠,是發自內心最淳樸的,這時的心中沒有了人世間的一切,只有對戰友的深切懷念。
搞完了祭奠活動,已經是下午3點,大家才發現還沒有吃午飯。由于麻栗坡住宿條件有限,大家只好返回文山修整。
28日是公祭日,由于各地來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多,為了保證攀枝花老兵的正常參加,早上4點大家就起床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園,到達時還不到六點,天才有的微微發亮。
天色微亮就有人來祭奠英雄
9點,祭奠活動正式開始,當年的戰斗英雄史玉柱、安忠文(攀枝花籍)也應邀出席了祭奠活動。
祭奠活動主會場
參加祭奠活動的其他老兵
參加祭奠活動的四川老兵
向烈士敬禮
烈士陵園的守衛者
勝利的背后
祭奠活動結束,老兵們馬上驅車來到老山腳下的天寶鎮。在這里,老兵顏靜波、馬輝、劉忠杰打聽到自己當年駐防貓貓跳所在位置,馬上驅車前往。來到貓貓跳,顏靜波掏出了一張黑白照片,這是當年他與馬輝的一張合影,他們按照當年的拍照位置再次站在了那里,攝影師抓住機會按下了快門,當快門聲音想過,他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彼此扶肩而泣,各種情感全部交織在一起,劉忠杰也被他們感染,“及時”加入了他們哭泣的行業。老兵,你們是新一代最可愛的人!隨后,他們看了當年的營房和貓耳洞,大家都感嘆當年的艱難和不容易。
昔日的新兵蛋子
那就是我們原來的陣地
男兒有淚不輕彈
29日,老兵們來到了此次活動的最后一站——老山。
老山及其周圍的山峰不是很高,但都十分的陡峭,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同時灌木林多,行走十分困難。
老山是云南麻栗坡縣內第一高峰,主峰1422.2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老山面向越南的方向坡度平緩,而面向我方的一面坡度很大,空手攀登都很困難,這對于我軍日后收復老山的作戰影響很大)。占領它就能控制周圍十幾個大小山頭,觀察20千米內的雙方活動。老山地區也控制著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線,自古即為戰略要地。
1979年初的自衛反擊作戰及以后的一段時間,老山主峰及其附近重要的制高點,本來都在我軍控制之下。1979年自衛還擊作戰后,不知什么原因放棄了。越軍一見有機可乘,迅速派兵搶占了老山地區的重要高地,而且一占就是五年多,并在那里修建了大量的永久、半永久工事,配備了強大兵力和火器,并不斷向我境內的農場、村鎮學校工廠(他們甚至將我境內的人員和房屋當做實彈打靶的訓練目標)開槍開炮。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235人,迫使大批邊民內遷,致使31793畝土地無法耕種,數十萬畝橡膠無法收割,52所學校被迫停課。邊疆各族人民強烈要求我軍嚴懲侵略者,保衛領土和邊疆各民族群眾生命安全。
現在老山都還立有不少的雷區禁止進入標志。
來到老山主峰,老兵們一下活躍起來,時而奔跑在當年的戰壕中,時而躲進貓耳洞,完全忘記了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創傷,彼此回憶著當時的情景,講述著他們當年的軼事。
最后老兵們來到一級戰斗英雄張大權塑像下面,唱起了《戰友之歌》等軍旅歌曲,老兵石正輝唱起了《麻栗坡的雨》,老兵們的活動感染了前來老山參觀的老兵,紛紛加入到歌唱行業,并非常羨慕攀枝花的老兵把祭奠活動組織得那么好,有的甚至要求留下電話,下次活動時也加入到攀枝花隊伍中來。
部分參加人員在老山主峰合影留念
嘹亮軍歌祭英烈
重返老山前線
再現當年勝利的喜悅
這次祭奠活動得到了攀枝花市民政局及其所屬優撫科和辦公室、攀枝花市網絡攝影協會、攀枝花市愛心捐助協會的大力支持。同時,還要說的是麻栗坡縣民政局的和志愿者,他們為來參加祭奠活動的老兵及家屬免費提供礦泉水、水果、雞蛋、稀飯等,后勤工作做得非常好。
攝像師利用晚上休息時間為老兵錄制視頻
麻栗坡縣民政局工作人員為老兵發放水果、面包
麻栗坡縣志愿者自費為老兵提供稀飯
下面再講講一路上聽到的老山前線戰斗故事:
1.某部6連突擊排就向662.6高地發起沖擊,但很快被雷場擋住了。工兵班剛配備的734式火箭掃雷器在地面或山丘上很好用,但在雜草叢生、長滿灌木竹子的地形根本不起任何作用。這時,擔任突擊班6班長的馬保衛站了起來,向雷場滾去!接著副班長田德亮也向雷場滾去,6班的戰士一個接一個向雷場滾去,雷場開通了,但6班最后只剩下了兩個人!7位勇士的血肉軀體鋪在了沖向662.6高地主峰的50米路上。突擊排一躍而起,9分鐘就攻克了位置極為重要的老山左側的662.6高地。斬斷了盤據老山之敵的一條“胳膊”!
2.八里河東山被稱為“八十年代的上甘嶺”,主峰海拔1175.4米,單程背水要走9千米,再攀1045級臺階上到峰頂,又向下走2500米,才能見到溪水。據一線連隊統計,分隊供水最好時1人1天1斤(500毫升)水,這點水不能漱口,幾個人合在一起用來煮面條剛夠吃一頓的。有時有的陣地3人一天才能分到一斤水!這還是在陣地比較“太平”時,如果打起來,這點水也沒有!你別忘了白天陣地上的溫度可達到40度。送不上水來就接雨水。老山地區不分春夏秋冬,只有旱、雨兩季,但有時雨季也不下雨,偶爾下雨接點水,戰士們都不舍得喝,都臭了,但還是只喝一小口,潤潤嘴唇,不喝水,甭說小便,連大便也要一個禮拜才解一次,肛門口火辣辣地疼,便出的屎都硬得象小石子,發黑,還帶著血!
3.四川籍戰斗英雄潘相安,在收復老山東南側高地戰斗中,踩響一顆壓發雷,左小腿被炸斷,仍堅持戰斗向前滾進,右腿又絆響地雷,第二次身負重傷。他以驚人的毅力向前又爬行了20多米,身后留下了一道鮮紅的血路,打開了之路。他爬到敵人第一道戰壕前,血快流完,他端起槍對準敵人打出了最后兩個點射,敵人發現身邊有槍聲,慌忙用槍口對準了他。這時突擊排趁機一躍而起,在連隊火力掩護下沖上去取得了勝利。潘相安在送往后方醫院途中光榮犧牲,昆明軍區授予他“戰斗英雄”稱號。
4.攀枝花籍“戰斗英雄——安忠文”
1984年4月30日清晨,攻擊時間一到,者陰山方向立刻彈雨紛飛,火光閃爍,炮聲隆隆,地動山搖,敵人苦心經營的工事、塹壕、蓋溝、暗堡頓時被炸得七零八落。炮火急襲40分鐘后,擔任主攻的九十三團二連向10號高地發起沖擊。10號高地是者陰山的最高峰,站在山頂可以觀察我縱深七八公里的全部情況,居高臨下能夠控制中越國境線10多公里的交通要道。敵人有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在山頭扼守,加上連日陰雨連綿,陡坡上滑得站不住人,濃霧籠罩著整個陣地,能見度僅有5米,為我主攻連隊攻占高地造成了很大困難。
九十二團五連向12號高地發起攻擊。三排負責排雷開道。當沖在最前面的排長張家正和九班長安忠文剛進入布設了混合雷場的開闊地時,就踩響了地雷,雙雙倒在地上。身高僅1.55米,體重90斤的安忠文右腳掌被炸斷,鮮血直流,臉部被強烈的沖擊波夾帶的焦土灼傷,兩眼被灼瞎。戰友要上前為他包扎,他怕戰友再觸雷,就堅決不讓靠近。這時,高地上的各種敵火器吼叫著,我主攻分隊很快就要發起沖鋒。安忠文想,若再調工兵或送排雷器材上來,已經來不及了。于是,他竭盡全力,強忍疼痛,橫著身子向雷場滾去。剛滾出五六米遠,幾塊彈片飛來擊中了他的頭部和右手掌。他在暈眩中繼續滾進。連環雷爆炸了,他仍在頑強地向前滾進。一直滾進了13米,安忠文用身體引爆了一枚枚地雷,打開了通路,自己卻昏倒在血泊中。
戰友們踏著安忠文滾出的13米血路,向高地奮勇沖去。在助攻方向擔任主攻的九十三團九連,奮勇向10號高地與12號高地之間的4個小高地發起沖擊。他們只用1個多小時,就連續攻占了3個高地。
戰后,中央軍委授予安忠文“戰斗英雄”稱號
感人的故事太多,只要你有機會走到麻栗坡,走到老山,你就會聽到無數的英雄故事,去吧……
英烈們,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你的戰友永遠懷念你!
所有英烈和老兵們,你們是新一代最可愛的人,向你們致敬!
撰文:趙鷗
攝影:趙鷗 李永弟 譚文軍 呂賢瓊
攀枝花市網絡攝影協會 攀枝花藝術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