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關注涼山?它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那里交通閉塞,自然條件惡劣,長期落后于內地發達地區。今天,涼山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涼山的痛和變,折射出新時期脫貧攻堅的難和勇。它是一塊扶貧“硬骨頭”,同時也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脫貧樣本。
資料圖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麻栗鎮修建的“彝家新寨”。新華社記者李華梁攝。
新華網成都9月18日電(鄭瑋)2020年,對于涼山來說,是一張安排異常緊張的時間表。對于涼山州來說,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意味著在“嘀嗒嘀嗒”的倒計時中,全州11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50.58萬貧困人口要在那一年,那一刻,基本消除絕對貧困,與全國同步邁進全面小康的大家庭。
一場場攻堅戰,正在大涼山的崇山峻嶺間鋪開。
扶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要做到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選準最貧困村、扶持最困難戶、辦好最急需辦的事。近年來,涼山通過精準扶貧,貧困人口逐漸減少,貧困面貌整體有所改善,扶貧開發成效明顯,在實踐中探尋出了精準扶貧的“涼山樣本”。
資料圖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拉克鄉四合村幼兒教學點內的小朋友們在玩耍。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必須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改革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一系列問題。
國家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基本要求與主要途徑是“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涼山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決定實施“六個精準”和“七個一批”,通過精準識別、對號入座、對癥施治,將貧困人口無一遺漏地納入“七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推動貧困群眾限期脫貧、精準脫貧。
所謂“五個一批”,是指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那么,脫貧“標兵”涼山的“七個一批”又是什么呢?一起來學習精準扶貧的“涼山樣本”吧。
1. 特色產業發展一批
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縣域工業、建筑業及房地產業、旅游文化產業、電子商務業等,推動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2. 創新創業致富一批
加強科技創新促增收,支持創業促增收,拓展勞務經濟促增收。立足向科技要效益,瞄準優勢特色產業科技需求,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3. 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員,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4. 醫療保障扶持一批
調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逐步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受益水平,重點將區域內住院疾病排名、費用占比前十位的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范圍,降低貧困人口就醫費用支出。
5. 移民搬遷安置一批
對接國家和省移民搬遷規劃,制定全州移民搬遷專項規劃。加快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幫助地震、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區貧困人口脫貧。
6. 治毒戒毒救助一批
真正讓“一人吸毒、禍害三代”等觀念深入人心,探索“支部+協會+家支”新模式,加快建設集強制隔離戒毒、身心矯治轉化、社區康復安置為一體的“綠色家園”。
7. 移風易俗鞏固一批
大力實施生殖健康促進計劃和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全面推行婚前體檢制度,扎實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杜絕近親結婚現象。
資料圖片:普格縣螺髻山鎮珠海新村的村民在圖書室取書閱讀。(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十二五”期間,涼山州堅定不移破瓶頸、補短板,謀福祉、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精準脫貧,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經濟總量跨越千億大關、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邁上百億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
經濟大發展、改革大踏步、民生大改善、環境大變樣……涼山州已經實現從“一步跨千年”到“經濟跨千億”的歷史性跨越。現在,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通過一個個精準扶貧的民生工程,涼山,必將啃下底子薄、條件差、難度大的“硬骨頭”。
鄉鄉有標準中心校、有達標衛生院、有便民服務中心,村村通公路、有學前教育設施、有醫務室、有文化室、有民俗文化壩子、有寬帶網,戶戶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這些畫面將在大涼山成為現實。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攀西商界網 版權所有
防范網絡詐騙,遠離網絡犯罪。網站信息由用戶及第三方發布,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詳情請閱讀:免責條款
網站備案:蜀ICP備1503359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40202000148號 主辦:攀枝花國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編:熊 毅 副主編:陳西萍 吳秋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12-3335853 舉報郵箱:1428735752@qq.com
為什么關注涼山?它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那里交通閉塞,自然條件惡劣,長期落后于內地發達地區。今天,涼山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涼山的痛和變,折射出新時期脫貧攻堅的難和勇。它是一塊扶貧“硬骨頭”,同時也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脫貧樣本。
資料圖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麻栗鎮修建的“彝家新寨”。新華社記者李華梁攝。
新華網成都9月18日電(鄭瑋)2020年,對于涼山來說,是一張安排異常緊張的時間表。對于涼山州來說,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意味著在“嘀嗒嘀嗒”的倒計時中,全州11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50.58萬貧困人口要在那一年,那一刻,基本消除絕對貧困,與全國同步邁進全面小康的大家庭。
一場場攻堅戰,正在大涼山的崇山峻嶺間鋪開。
扶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要做到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選準最貧困村、扶持最困難戶、辦好最急需辦的事。近年來,涼山通過精準扶貧,貧困人口逐漸減少,貧困面貌整體有所改善,扶貧開發成效明顯,在實踐中探尋出了精準扶貧的“涼山樣本”。
資料圖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拉克鄉四合村幼兒教學點內的小朋友們在玩耍。新華社記者劉坤攝。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必須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改革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一系列問題。
國家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基本要求與主要途徑是“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涼山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決定實施“六個精準”和“七個一批”,通過精準識別、對號入座、對癥施治,將貧困人口無一遺漏地納入“七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推動貧困群眾限期脫貧、精準脫貧。
所謂“五個一批”,是指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那么,脫貧“標兵”涼山的“七個一批”又是什么呢?一起來學習精準扶貧的“涼山樣本”吧。
1. 特色產業發展一批
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縣域工業、建筑業及房地產業、旅游文化產業、電子商務業等,推動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2. 創新創業致富一批
加強科技創新促增收,支持創業促增收,拓展勞務經濟促增收。立足向科技要效益,瞄準優勢特色產業科技需求,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3. 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員,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4. 醫療保障扶持一批
調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逐步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受益水平,重點將區域內住院疾病排名、費用占比前十位的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范圍,降低貧困人口就醫費用支出。
5. 移民搬遷安置一批
對接國家和省移民搬遷規劃,制定全州移民搬遷專項規劃。加快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幫助地震、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區貧困人口脫貧。
6. 治毒戒毒救助一批
真正讓“一人吸毒、禍害三代”等觀念深入人心,探索“支部+協會+家支”新模式,加快建設集強制隔離戒毒、身心矯治轉化、社區康復安置為一體的“綠色家園”。
7. 移風易俗鞏固一批
大力實施生殖健康促進計劃和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全面推行婚前體檢制度,扎實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杜絕近親結婚現象。
資料圖片:普格縣螺髻山鎮珠海新村的村民在圖書室取書閱讀。(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十二五”期間,涼山州堅定不移破瓶頸、補短板,謀福祉、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精準脫貧,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經濟總量跨越千億大關、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邁上百億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
經濟大發展、改革大踏步、民生大改善、環境大變樣……涼山州已經實現從“一步跨千年”到“經濟跨千億”的歷史性跨越。現在,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通過一個個精準扶貧的民生工程,涼山,必將啃下底子薄、條件差、難度大的“硬骨頭”。
鄉鄉有標準中心校、有達標衛生院、有便民服務中心,村村通公路、有學前教育設施、有醫務室、有文化室、有民俗文化壩子、有寬帶網,戶戶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這些畫面將在大涼山成為現實。
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注攀西商界網